广东金融学院是一所以金融学科为特色,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高度重视“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实验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验教学中心暨党建体验式活动中心的建设融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其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瞄准师生思想实际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红色金融文化特色,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和体验式党建资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主体,以“入脑入心、实学真信”为目标,提升“立德树人”质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验教学中心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4年-2015年):初创阶段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学分比例,形成“实训、实验、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验教学中心前身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中心在该阶段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与互补,树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和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突出社会实践教学,开展了党建精品项目实践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学习、三下乡活动、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在实验室建设上2000年初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微机室,配备了教学、研究和管理用计算机等仪器设备、软件和技术手段,初步具有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验室、模拟操作于一体的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平台。
第二阶段(2016年-2018年):正式成立中心,建设阶段
该阶段,学校党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验教学中心暨党建体验式活动中心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得到高度重视,中心建设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应用,确立了“智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党建指导方向,形成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建设路径,学校先后建设端砚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东江纵队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华南货币金融博物馆基地,英德茶文化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教学教程开展“2+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通过远程实况直播互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自2016年10月开始,学校选定专用场地,先出资200余万元,进行一期基础建设,实验室建设论证规划设计同步进行,学科规划,课程建设列入学院建设日程,2018年4月23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验中心暨党建体验式活动中心建成并对外开放。中心建立了演播室、实验教学室、微机室,集研究选题、实验模式构建、实验教学、互动讨论、精品课程录播、表演和展示于一体。在实验思路、教学改革模式、实验平台与技术、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组织工作等,均具有较强的示范、借鉴意义。
第三阶段(2018年至今):创新发展阶段
中心于2019年12月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教育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建设,中心在党建、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于2023年12月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厅验收。中心通过建设有温度的国情思政“金课”;聚焦体验式党课和体验式、互动式党建团建活动,实现党建体验式活动的质量提升。后续建设过程中,将进一步扩大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开放,加大为兄弟高校、地方企业服务力度,开发面向全社会开放的、远程虚拟实验教学资源,为更多学生、人员提供学习机会,进一步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
1.实验教学。
(1)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形成“理论+实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思政课的实验实践学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2)以“实验项目”建设为抓手,构建“基础—体验—研究—实践”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见附件1.2)。具体做法:①按知识-能力-素养培养目标,全面梳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教学难点、热点、关键点。②鼓励教师将科研转化为实验实践项目。③依托第二课堂建设,将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转化为实验项目。
(3)紧跟党的创新理论和国之大事要事,以“两性一度”为标准,打造“思政实验一流课程”。①心怀“国之大者”,及时跟进组织《形势与政策》体验式教学、专题化研讨,努力打造学生想听爱学的“热门课”,不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 ②贯彻总书记关于金融安全和数字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新时代国家金融安全和数字金融人才能力需求,建设金融风险管理、科技两大主题的实验内容。③加强“青年大学生红色筑梦之旅”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建成有温度的国情思政。校企协同共享VR体验馆。
(4)以“教法创新”与“技术赋能”为动力,创新实验实践教学模式。①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开展理论验证型、真理探究型、情感体验型、数据比较型等多元化实验方法。②应用任务驱动、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案例剖析等多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③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应用智慧思政APP、Blackboard、智慧树APP、易班在线、实验空间、慕课、SPOC等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
(5)以“能力考核”与“过程考核”为重点,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①突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考核,考核包括“价值观与职业素养维、综合能力维、专业知识维”。②对学习态度、实验前准备、实验任务完成、实验后拓展等进行全过程评价。
2.将思政课程与党建活动紧密结合,学生党建活动支撑实践教学。
(1)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强化思想引领,建设 “红色金融路”、廉洁金融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信用文化等为主题的党建“精品项目”。
(2)开展体验式教学,通过体验式、互动式党课、党建团建活动,实现铸魂育人质量提升。
3.教学团队。一是打造跨学科师资团队。以专任思政课教师为主体,建成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实验技术教师以及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兼职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二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引进或外派挂职锻炼,提升业务操作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
4.完善制度。一是中心由学校党委直接领导,党委工作部门积极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负 责管理和实施;二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三是完善 实验室管理制度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行。